名门第一儿媳 第706节

  殿内一片漆黑,她抬头四望,才发现窗外已经透着一点淡淡的光,天快亮了。
  可是,是谁天还没亮就来了?而且,似乎是禀报了什么大事,才会让宇文晔发出那样的疑问。
  虽然还有些头重脚轻,可商如意还是立刻让自己清醒过来,起身穿好衣裳,刚下床,就看见宇文晔脚步沉重的从外面走了进来,殿内还没点灯,只能看到他高大的身躯在晦暗的光线里慢慢靠近,虽然看不清他的脸,却能感觉到他神情凝重,连呼吸里都染上了几分焦灼。
  抬头看到商如意坐在床边,他道:“你醒了。”
  “出什么事了吗?”
  “刚刚有人来报,父皇要回京了。”
  “哦?”
  商如意一愣,立刻又感觉到不对,忙问道:“什么时候?”
  “呆会儿。”
  “什么!?”
  这一下,她也发出了跟宇文晔几乎相同的震愕的声音,不敢置信般的睁大双眼看着晦暗光线下宇文晔那双冷峻的,精光内敛的眼睛,却见他沉沉的对着她点头道:“御驾已经离开汤泉宫,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就要到长安了。”
  商如意倒抽了一口冷气,这个时候甚至已经顾不上再多问,立刻往外走两步,对着外面已经开始走动办事的图舍儿他们道:“热水!”
  很快,图舍儿他们便进来服侍两人梳洗完毕,因为时间不多,两个人连早膳都顾不上吃,只各自喝了一杯茶便匆匆的往外走。图舍儿似乎也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,跟着他们走出大殿的时候,还轻声问了一句:“王妃,要不要把小殿下也带上。”
  闻言,商如意略一停步。
  但想了想,她还是摇头道:“不用了,让他睡吧。”
  于是,一行人匆匆的出了皇宫,坐上马车便急速的赶往了明德门。
  直到坐上马车,两个人才稍有闲暇,可谁也没有先开口,因为繁乱的思绪直到现在都还没理出一个头绪来,过了许久,还是商如意先开口,她看着一直眉心微蹙的宇文晔,轻声道:“到底会出什么事?”
  她甚至没有问,是不是出事了。
  以他们对宇文渊的了解,他在汤泉宫游玩这些天迟迟未归虽然让他们不安,但也并非绝无可能,毕竟辛苦了大半辈子,不是任何人都能抵御温柔乡富贵梦的诱惑,连宇文晔都会说“寡人有疾”;可是,皇帝的圣驾回銮,不应该是如此仓促,至少应该提前一天传回消息到长安这边,让宫中安排好了接驾事宜,再行回銮。
  而现在天还没亮,皇帝的圣驾就要到长安了,显然是昨天晚上就启程,连夜赶回。
  这种情况,肯定是出事了,而且是大事!
  但如果是洛阳那边有什么消息,或者朝中出的大事,消息应该是先到宇文晔这里,他们什么都不知道,那就只可能是汤泉宫那边出了什么事。
  到底会是什么事呢?
  宇文晔沉默了片刻,道:“随行的几位大臣,你舅父他们都是稳重的人,应该不会闹出什么事来,就算他们想要劝谏父皇回宫,也一定会用稳妥的办法。”
  “那是太子?”
  “他,更不可能。这一次游幸汤泉宫就是他安排的,他不会闹出什么事。”
  “那还能有谁?”
  两个人心里越发压抑不安,整个马车内就像是被密封的木盒子,令人连呼吸都变得不畅了起来,商如意只能转身撩起帘子的一角让冷风吹进来,可思绪没厘清,反倒吹凉了她的手。
  这种不安和冰冷,一直持续到马车停在明德门外。
  这个时候才刚到辰时,但明德门这边已经是灯火通明,人头攒动,朝中不少大臣都接到了皇帝圣驾回銮的消息,纷纷来此列队恭迎,一看到宇文晔走下马车,都慌忙上前来叩拜行礼。
  宇文晔简单的挥手让他们平身,转身扶着商如意下了马车。
  两个人站定之后看了看周围,风中的火把和灯笼都摇晃不已,摇曳的灯光映照着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容,那些脸上的神情也各有不同,却都被相同的疑惑不安笼罩着,还有些人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,显然是在讨论这一次圣驾突然回来的事。
  看来,众人都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。
  宇文晔沉沉的出了一口气,刚带着商如意走到队伍最前列,就看到前方灰蒙蒙的天穹下一团微弱的光映照着周围,而且越来越近,紧跟着,凛冽的风中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和凌乱的马蹄声,震动得他们脚下的土地也开始轻轻的颤抖起来。
  原本还在交头接耳,低声议论的众人全都安静下来,闭紧了嘴。
  天幕下,出现了一片飞扬的龙旗,在风中猎猎作响,紧跟着,他们看到了皇帝高大的车辇,在禁卫军两边开道的护持下慢慢的驶向城门,一股无形的威压感顿时袭来,甚至连一直凛冽的风都变得更迅疾了几分,吹得众人衣袂飞扬,更有一股说不出的彻骨的寒意陡然而生。
  商如意心中的不安越来越甚。
  虽然只是感觉,但这种感觉却十分的强烈,她感到坐在御辇内的宇文渊非常的不悦,甚至有几分怒意在无声中传递出来。
  就在圣驾走到他们还有十余丈的距离时,已经能看到伴驾随行的玉公公的身影,他轻轻的一挥手,接驾的众人立刻俯身跪倒。
  可就在这时,站在接驾队伍最前列的宇文晔和商如意突然听到另一阵马蹄声响起,扰乱了圣驾的脚步声,但很快又远去了,两人抬头一看,竟有一支队伍从圣驾的队伍中斜插出去,朝着城外往西南面的一条路飞驰而去,立刻便消失了踪影。
  那是怎么回事?
  两人对视了一眼,但这个时候也来不及说什么,与众人齐齐跪倒,山呼万岁。
  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  声震九霄。
  喊出了这句话之后,整个明德门便安静了下来,所有人都跪伏在地上闭紧了嘴,甚至屏住了呼吸,只等着皇帝停下来,让众人平身,又或者跟大家说什么,或许能从他的话语里,口气中,听出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  可出乎所有人意料,圣驾竟没有停留半分,就这么在众人的跪拜朝贺声中直行驶了过去,车轮碾压过地上的薄冰发出的破碎声透出几分寒凉和森冷,令人心惊胆寒。
  众人低着头,有些侧过脸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全都震惊不已。
  可即便是震惊,也没有人敢说一句话,偌大的明德门外除了风声,竟连一声喘息咳嗽都不闻,众人就这么跪伏在地,眼睁睁的看着御辇驶过,紧跟着是太子的车驾,其余几位大臣的车驾也相继通过明德门,直到最后一支队伍走过,风中的紧绷和焦灼意味也没有褪去半分。
  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不解,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,直到圣驾沿着朱雀大道走远了,玉公公才折返回来,对着跪在地上的众人道:“诸位大人,皇上有旨,诸位都各自回去吧。”
  听到这话,众人这才慢慢的准备起身,然后就看到玉公公特地走到了宇文晔和商如意面前,对着他们拱手行礼:“秦王殿下,王妃。”
  一看到他过来,两人的神情都一凝。
  宇文晔立刻道:“玉公公,父皇有什么吩咐吗?”
  玉公公深深的看了他们一眼,然后陪笑道:“陛下有旨,请秦王殿下和王妃早些回宫,莫在宫外被风吹着了。”
  说完,他点点头便转身走了。
  听了这些话,商如意的心情更沉重了几分,虽然玉公公这话说得十分委婉,可听话听音,她也听出来了,宇文渊要让他们立刻回宫,不准在外逗留,更不能再跟其他的人接触。
  怎么回事?汤泉宫那边的事情,难道跟他们有关?
  虽然心中疑惑,但皇帝的旨意他们也不能违抗,商如意便立刻跟着宇文晔转身走上了他们的马车,沿着来时的路飞快的往回行驶。
  马车上,宇文晔的脸色凝重,比刚刚来的路上更严肃,甚至在严肃中透着几分苍白森冷。
  商如意问道:“你是不是看出了什么?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宇文晔抬头看了她一眼,沉沉道:“刚刚在圣驾的队伍里,我没看到裴家的人!”
  第879章 裴侍郎的案子
  回到千秋殿后,天已经亮了。
  可众人都感觉到,有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在了千秋殿,和所有人的头顶。
  商如意虽然有些心慌,但并没有真的慌乱,回宫后仍旧和往常一样处理了一些琐事,用完午膳,还守着摇篮里的小圆子在卧榻上午睡了一会儿。
  虽然,她几乎一刻都没有睡着过。
  下午天气更坏了一些,呼啸的寒风中卷着鸡蛋大的雪团,重重的砸在墙壁上,窗户上,隆隆的闷响似乎也打在了殿内众人的心里。虽然声音嘈杂,可商如意还是能清楚的听到外面来往忙乱的宫人们的脚步声,那种声音也一点一点的踏在她的心上。
  到了傍晚时分,商如意让卧雪去太医署取了药来,虽然之前苏卿兰说过她不用吃煎药,但因为今天在明德门那边吹了一会儿风,又有些头疼了起来。
  不一会儿,卧雪取了药回来。
  一回到商如意身边,她立刻说道:“王妃,两仪殿那边门窗都关了,陛下回宫之后就再没出过。”
  “除了陛下,还有什么人在里面?”
  “听说,太子殿下和楼良娣一直陪着陛下。”
  “楼良娣?楼婵月?”
  这个名字令商如意略有些意外,这一次游幸汤泉宫,这位楼良娣突然间就在宇文渊的面前冒头了,虽说是因为楼将军负责这一次出行的护卫,但为什么都已经从汤泉宫回来了,她还跟在皇帝的身边?
  商如意想了想,问道:“还有谁去了两仪殿?”
  卧雪道:“奴婢还看到玉公公带着刑部的尚书大人进了两仪殿。”
  “刑部尚书?”
  商如意深吸了一口气,转头看向坐在另一边的宇文晔,他的眉头也同样拧了起来。
  宇文渊在这个时候见刑部尚书,只有一种可能,就是在汤泉宫出的事是有人违了法,犯了罪,要交给刑部处理,而且,不仅仅是交给刑部,宇文渊甚至还亲自把刑部尚书召入宫中,显然是有话要亲自交代。
  再回想起早上在明德门时的情形,两个人的眼中都闪过了一抹寒光。
  但他们什么话都没说,现在,他们能得到的讯息太少了,不仅不好推测,更不能随便推测,只怕思维陷入了什么困境里,反倒把自己困住。
  宇文晔想了想,又对卧雪道:“你去延明门那边等着,看到刑部尚书经过,就请他来千秋殿,说本王要见他。”
  卧雪也不多问,应了一声便出去了。
  见她头也不回的走了,商如意反倒皱紧了眉头,转头看向宇文晔:“这样好吗?父皇会不会知道?”
  宇文晔平静的道:“宫里发生的事,没有父皇不知道的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“就算父皇不知道,皇兄也会让他知道。”
  “这样,你还让卧雪去拦刑部尚书?”
  “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,”
  宇文晔说着,眼神却比刚刚更黯了几分,商如意一低头,才发现已经燃了许久的蜡烛此刻已经快要烧到烛台了,蜡油呼啦啦的铺了一片,几乎就快要将烛火吞没,她立刻挥手让长菀上来换一只蜡烛,就在烛火交替,整个千秋殿几乎就要陷入黑暗的时候,宇文晔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传来——
  “两眼一抹黑,只会跌得更快。”
  于是,他们便耐性等待,一直等到用过了晚膳,外面的天色彻底黑下来的时候,商如意终于听见一阵清晰的脚步声走进了千秋殿,抬头一看,只见一个两鬓斑白,目光如炬的中年男子跟着卧雪一道走了进来,正是刑部尚书闫少煊。
  她倒不是第一次见这位闫大人,在宇文渊登基之前,沈世言因为一个“逊”字被关入大牢的时候,她就曾经请求当时还是刑部侍郎的闫少煊提前释放沈世言。虽然当时没有皇帝的口谕,也没有圣旨,且前任刑部尚书因为不满大丞相宇文渊独揽大权而一直告病假,闫少煊还是顶着压力,释放了沈世言。
  而谁都知道,当时顶着这个压力为商如意做事,便是向宇文家投诚。
  在那之后不久,宇文渊荣登大宝,前任刑部郑尚书立刻便被贬斥,闫少煊则顺理成章的升任了刑部尚书,虽然跟他们的交道不多,但私交一直不错。
  也是因为如此,今晚他才会冒险跟着卧雪过来。
  一看到他走进千秋殿,商如意倒是在心里松了口气,但也没完全放松,只对着他点点头,闫少煊慌忙上前来对秦王和王妃行礼,宇文晔也起身道:“劳烦尚书大人跑这一趟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