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23节

  像中环这样的地段,动辄就要上千万的级别。
  单单是这些车位的价格平均下来,完全能抵得上一栋高档别墅了。
  偏偏就在香江,有一位名叫廖汤慧霭,就靠着另辟蹊径地囤积停车位,成为香江的停车位女王。
  方言虽然没有听说过廖汤慧霭,但和当时的她一样,非常地看好香江泊车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:
  “香江的城市化越来越高,大街上的私家车也会越来越多,停车位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!”
  “您说得有道理。”
  白若雪欣然同意,相比于内地,香江的关税低,买车成本远低于内地,而伴随着香江的股市和楼市触底反弹,经济渐渐好好转,香江市民富起来以后,买车的欲望一定会持续地上升。
  虽然一个停车位一个月只能够带来成千上万的租金而已,但可以积少成多。
  何况一个停车位的售价远远低低于一套房子的首付,既占用很少的资金,又能极快地出手,而且如果一次性买的多的话,将来还可以斥资修建成大型的停车场,每个车位都按年来收租。
  “世界上最省心又最好的生意,莫过于就是收租了。”
  方言嘴角扬起一抹坏笑。
  “是啊,停车位的确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。”
  白若雪不禁感叹了一句。
  “那么,我们就这么定下来。”
  方言打算等基金会在香江的分部成立以后,除了在影视文娱出版领域下功夫以外,就是对香江的房产,特别是目前没有被注意到的停车生意进发,这可比投资写字楼、商业中心的性价比高多了。
  看到两人对视时露出的表情,龚樰眨了眨眼:
  “你们俩刚刚笑得好坏啊!”
  “坏吗?比起那些玩期房玩公摊的,我觉得我已经够善良了。”
  方言耸了耸肩,毕竟自己也不是什么魔鬼嘛。
  龚樰也没有多言,而是把话题转到了邓丽筠身上:
  “你不是约她到香江来找我们吗,你打算什么时候跟她见面?”
  “对对对,邓丽筠!”
  白若雪作为邓丽筠的忠实歌迷,两眼瞪得溜圆,语气里充满着期待。
  “我准备就在大后天约她来香江面谈。”
  方言直截了当道。
  “真哒?!”
  白若雪嘿然一笑,“方老师,龚樰姐,到时候我能不能陪你们一块去啊?”然后伸出手,做了个起誓的手势,“我保证不会给你们添乱,我就是想亲眼见一见她。”
  龚樰和方言对视一眼,摇头失笑道:“这还用说嘛,当然没问题!”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  香江启德机场的跑道上,从东京起飞的飞机稳稳当当地着陆。
  即便是大热的天,邓丽筠也尽量把自己遮挡得严严实实,帽子、墨镜和丝巾,全副武装。
  为了避免被歌迷们认出来,在机场里引起不必要的骚乱和围观,舟木稔特意在来香江之前,就委托香江这边经常合作的唱片公司,专门地派了辆车,把他们直接送到下榻的酒店里入住。
  稍作休整后,邓丽筠按照方言所给的号码,把电话拨了过去。
  见面的地点,就在福临门酒家。
  号称“名人食堂”,香江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会选在这里饮茶,酒家的每个楼层都大有讲究。
  普通散客,领餐员一般都会被带到两楼大厅,餐牌上也有相对亲民的点心简餐。
  名流富豪则被安排在三楼,而贵客中的贵客,会被安排在可以电梯直通的302包房。
  当邓丽筠和舟木稔进入大堂时,老板亲自带着他们,坐电梯来到三楼的私密小包厢。
  就见方言、龚樰和白若雪站了起来,笑脸相迎,洋溢热情。
  “方生,我们终于又见面了。”
  “是啊,真的是好久不见,邓小姐,自从上次日本一别,应该有将近半年未见了。”
  方言开玩笑道:“不知道你会不会怪我到现在才联系你。”
  “怎么会呢!”
  舟木稔边替邓丽筠拉开椅子,边说:“小邓一接到方言君的电话,恨不能马上就到香江。”
  方言笑着点头,然后先给龚樰和白若雪做起来介绍:
  “这位是邓小姐的经纪人,舟木稔先生,是个相当地道的中国通。”
  “这位是龚樰,我内人,也是电影的副导演。”
  “那位是白若雪,燕京大学的高材生,我的秘书兼基金会副秘书长,现在在美国进修……”
  “幸会,幸会!”
  邓丽筠左看看,右看看,目光最终落在了龚樰的身上。
  同样地,龚樰也在仔细地端详这位亚洲天坛歌后,长相如她的歌声般温柔甜美。
  彼此寒暄了会儿,方言把菜单递给邓丽筠、龚樰她们:“我们叫些吃的,边吃边聊。”
  眼见三女点单,舟木稔借着这个机会,询问起关于歌曲的更多细节:
  “不知道小邓献唱主题曲的电影是什么类型的?”
  “是一部喜剧片,名字叫《宝贝智多星》。”
  龚樰在方言的眼神示意下,开口回答。
  “喜剧片?!”
  舟木稔不动声色地和邓丽筠互看一眼,想要更进一步地了解电影的内容。
  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,方言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说明,反而是让白若雪拿出了一份保密协议。
  邓丽筠诧异归诧异,但越是这么郑重其事,心里就越笃定方言和邵氏对这部电影非常地重视。
  看到她仔细地浏览条款后签下名,龚樰才放心大胆又言简意赅地讲起了《宝贝智多星》的剧情。
  “噗嗤!”
  邓丽筠忍不住地笑出了声,“这个电影光听着就觉得有意思。”
  “小孩勇斗笨贼,这样的喜剧电影在我们日本可从未有过。”
  舟木稔用开玩笑的口吻试探道:“哈哈,方言君你该不会是想让小邓来唱儿童歌曲吧?”
  “当然不是儿歌,而是应景应时的圣诞歌曲。”
  方言玩味地盯着邓丽筠看。
  就见她和舟木稔听到这话,大脑瞬间恍惚了一下,这主题曲!这谁能想得到啊!
  堂堂一个大文豪,竟然写上圣诞歌曲了?
  第482章 非主流
  “这可真是太出乎意料了。”
  舟木稔花了很长时间,才渐渐地从震惊中恢复平静。
  “我完全能够理解,毕竟之前唱的基本上是抒情芭乐。”
  方言笑了笑,芭乐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曲风类型,一直在华语乐坛经久不衰。
  可以说rnb算是华语乐坛大部分流行音乐的基石,那么芭乐就是基石之上的血肉和骨骼。
  但在后世的口碑越来越差,一度处在鄙视链的底层,被认为是庸俗的、难听的、一成不变的。
  实际上,就算是周杰仑、林俊洁、王力虹等传唱度很高的歌曲,也大部分是芭乐慢歌。
  惟一的区别就在于,像周杰仑的“周氏芭乐慢歌”,融入了更多流行音乐的元素,词曲之间的搭配适宜,唱起来朗朗上口,听起来津津有味,称得上是上乘之作,甚至是极品芭乐。
  这也是芭乐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,因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不单单是为了听音乐,更想能跟着唱的歌,而这类芭乐抒情慢歌在让听众容易演唱,有着巨大的优势,因而借着卡拉ok的发展,风靡全国。
  其实精品的芭乐是非常耐听的,而为人所诟病的只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化芭乐歌曲。
  比如,《乌梅子酱》。
  “是啊,方生,我唱这方面的抒情歌比较多。”
  邓丽筠抿了抿嘴,“不过我很早之前也唱过圣诞歌曲。”
  方言、龚樰等人倍感惊讶,想不到还有意外收获!
  邓丽筠说自己出道早期就唱了一首另类的《圣诞快乐》,由自己的贺辞、圣诞铃声以及圣诞老人哈哈笑组成的歌曲,收录在1969年圣诞前夕发布的《圣诞快乐·敬贺新禧》专辑当中。
  “这未免也太巧了。”
  方言道:“那不知道邓小姐愿不愿意再唱一首圣诞歌?”
  邓丽筠不置可否,反而好奇为什么会指名道姓要她来唱呢?
  “因为这首歌对歌手的演唱技巧有不小的要求,而且声音也得是甜美空灵。”
  方言解释:“最关键的是,邓小姐不是想进一步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,我觉得这是个机会。”
  邓丽筠觉得好有道理,一时间竟无言以对。
  因为西方的圣诞节在日本完成本土化后,昭和一代的年轻人俨然当成了本国的节日来庆祝,所以每逢圣诞节前后,很多以圣诞快乐为主题的单曲销量都会飙升。
  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山下达郎在1983年发行的《クリスマスイブ》,也叫《christmas eve》,一开始是3万张12英寸黑胶碟发售,但没想到很快就销售一空,不得不多次地加印。
  甚至于登上了oricon公信榜,排在单曲周榜上的第44位。
  但凡圣诞节到来,日本大街小巷就会播这首歌,也是一首类似刘德桦《恭喜发财》的养老保险。
 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这种圣诞歌曲的热度来得快,去得也快,等圣诞节一过,几乎无人问津。
  舟木稔作为专业的音乐经纪人,一下子就指出这个问题,打心底更希望方言能给邓丽筠写一首类似松坂庆子《雪之花》的歌曲,毕竟冬季可是相当漫长,冬季恋歌更是直戳日本歌迷的心窝!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