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601节
夕阳西下,落日的余辉照在北电的校门口。
龚樰、钱雁秋、王志闻等人的身影被拉的很长,三言两语里,时不时会蹦出“主旋律”的字眼。
不一会儿,开车而来的方言打断了众人的议论,就见一双双眼睛直直地盯着他看。
“方老师!”
“同学们,你们好。”
面对八四级、八五级学生的亲切问候,方言报以微笑的回应。
“方老师,我们刚刚在和龚樰姐聊您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。”
钱雁秋翻开《大众电影》,一下子就翻到了《主旋律电影何去何从》的所在。
方言看着这个写出“西游记后传”、“狄仁杰系列”、“燕双鹰系列”的钱胖子,勾起嘴唇道:
“是嘛,你们是怎么看待‘主旋律’的?”
“谢主任说,未来是主旋律的时代。”
钱雁秋说:“我们将来毕业,进电影厂导戏,估计也少不了要参与到主旋律电影的制作。”
方言笑了笑,“那你们有没有想过,那么多电影人,总不能都拍主旋律吧?且不说资源够不够分配,就说对观众吧,哪怕是天天红烧肉,顿顿女儿红,那也有吃厌的一天,观众如果产生审美疲劳,反而会激发逆反心理,讨厌主旋律,这可就得不偿失了。”
龚樰等人深以为然,眼下电影行业的管理和其它行业一样,几乎是“一管就死,一松就乱”。
稍稍地放宽娱乐片的拍摄限制,结果就是全国大大小小的制片厂一窝蜂地跑去拍娱乐片,以致于在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投入上越来越少,毕竟,能拍的好看、能票房大赚的主旋律电影可并不多见。
“突出主旋律”自然是没问题,但就怕矫枉过正,电影行业一向的执行方式,就是一刀切。
怕就怕将来可能只有主旋律过审,其他的很难过审。
“所以主旋律的范围越大,思想越灵活,你们能拍的作品就越多。”
方言环顾四周,面带微笑。
“我们也是这么想的!虽然对您的有些观点持保留意见,但大家伙基本上都支持您!”
钱雁秋等人无不同意要把主旋律电影的取材范围扩大,但对主旋律是否能娱乐化还各执一词。
龚樰轻声地提醒说:“在你的稿子发表了以后,关于主旋律的讨论是越来越多,但对主旋律娱乐片化、商业化的质疑、批评和攻击已经减少了不少,要么就是没法反驳,要么就是含糊其辞。”
方言也早就料到这种情况,电影行业里大部分都是随波逐流,主要看官方的态度和风向标。
钱雁秋等人接二连三地向方言抛出各种问题,有的甚至刁钻到就连北电的老师都一时难以回答。
方言不厌其烦地答复,渐渐地打消了众人对主旋律娱乐片和商业片的疑虑、曲解和误会。
“方老师,您说得太好了!”
钱雁秋已经被说服,信誓旦旦地要给《华夏电影周报》等电影报投稿,声援和支持方言。
“我也是!”
“俺也一样!”
“既然大家都这么想,不如干脆我们就以北电学生的身份联名投稿吧!”
就在群情激奋之时,方言把手往下压了压,让在场的众人冷静的同时,委婉拒绝了他们的好意。
龚樰和自家男人对视一眼,心领神会道:
“你们对方老师最好的支持,就是在以后多多地拍出好的主旋律作品,来践行他的理念。”
“我们一定会的,方老师!”
众人振臂高呼,然后目送着方言和龚樰开车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。
钱雁秋不禁感叹,方老师不愧是方老师,站的更高,看的更远,真的太让人钦佩了!
…………
回家的路上,龚樰把头一转,看向愁眉苦脸的方言:
“怎么了?是不是‘主旋律电影’的论战……”
“这又算得了什么呢。”
方言摇头轻笑,“再大的风浪我都见过,像‘主旋律电影’这种规模的论战,我有何惧。”
接着解释说自己是在为《大决战》剧本发愁,上头已经给了最新的请示,要考虑对岸的情况。
“那你准备怎么做?”
龚樰皱了皱眉。
方言不屑一顾,“明的不行,就来暗的嘛,咱们文化人最擅长的不就是阴阳怪气嘛。”
龚樰投去好奇的目光,耳畔边突然听到他模仿奉化的口音,文绉绉地说道:
“民国十六年四月,也正是在徐州城郊,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……大获全胜!”
“二十年前,我从徐州踏上征途,开始了第二次北伐,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……真可谓占尽天时,那种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。”
“短短二十年后,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?”
“无论怎么讲,会战兵力是80万对60万,优势在我!”
听到“优势在我”,再也矜持不下去,噗嗤地笑出了声。
然而方言并没有结束,嘿然一笑,什么“娘希匹”、“打牌,你不行,打仗,我不行”、“我的事多,我要把精力放在微操上”、“101不过是四期生,你是一期的”,简直是出口就有。
一时间,车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,夫唱妇随地嘲讽常凯申。
“真亏你想得出来。”
龚樰捧腹大笑,笑得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。
“这算什么,还有呢!”
方言想也不想,诸如“日记强国”、“地图开疆”,几乎脱口就来。
两人一路笑回到家里,方言把车停好,就见已经下车的龚樰站在门口,从信箱里取出一摞信件。
“呶,这两封是写给你的。”
“我瞧瞧。”
方言边走,边拆开第一封信,赫然是来自陆遥。
信上除了日常的问候,以及跃然纸上的感激以外,就是告知自己已经在起草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部,从头到尾地看了两遍,幽幽地叹口气,以他目前的健康状况,这样写下去难免重蹈前世的覆辙。
心里想着光写信相劝,恐怕是无济于事,但一时半会儿,自己也没想出什么绝佳的办法。
就在心烦意乱的时候,第二封来自《科幻世界》杂志社的信倒是给自己带来了好消息。
杨潇、姚海军等人在收到《三体》第一部以后,将初稿竞相传阅,但凡是看过的没有不叫好的,甚至于看完《三体1》,就恨不得能马上看到《三体2》、《三体3》,都搁那儿憋着呢!
于是他们商量过段时间,就北上燕京,叨扰方言。
既是为《三体》发表的事宜而来,更是为了世界科幻大会,无论如何,这个大会都要申办下来!
第567章 让华夏科幻文学再次伟大
两国文艺交流活动结束,日本访华团也将起程返航。
方言和王益等一行人,一同到首都国际机场欢送松坂庆子、栗原小卷她们。
“方言君,请你放心,我一回到东京,就第一时间把《情书》的剧本交给奥山社长。”
栗原小卷语气认真地保证道。
“帮我再给奥山社长带几句话,《情书》的剧本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,小的改动就无需过问我,但大到剧情变动之类的问题,必须征得我的同意,至于导演方面,需要他们多费心去留意了。”
方言总不能直接钦定“岩井俊二”,还是要做足工夫,先让角川映画和松竹搞个小范围的筛选。
“我一定会带到的!”
栗原小卷点了点头,余光里就见松坂庆子抿了抿嘴,眼里含着深情和不舍。
方言让她们俩不要难过,等到《情书》开拍的时候,自己怎么着也得再去一趟日本。
紧接着,玩味地冲松坂庆子眨了眨眼,“到时候,我还得好好琢磨琢磨,该给你写什么样的歌曲,当做《情书》的主题曲或者片尾曲,保不齐,还可以跟秋元康的‘小猫俱乐部’合作一番。”
“那我就扫榻以待了。”
松坂庆子偷偷地抛去了个妩媚诱人的眼神。
方言挥了挥手,和她们道别了以后,便马不停蹄地赶到《大决战》剧本创作小组。
从白天到傍晚,不是在翻阅军史档案和绝密材料,就是在和王军、李平分等人商量剧情走向。
在前世《大决战》电影的基础上,增添了许多不影响整体基调的细节和故事,就比如《亮剑》里丁伟常常自夸的“一个师扫了第九兵团一个军”,这个师就是阻击第九兵团南逃的独立二师。
当时的第九兵团可是有十万多人,而独立二师只有刚组建的八千多人,再配上一个重炮连,如果当时让第九兵团南逃成功,不管是转移到淮海战场还是平津战场,绝对会拖延整个战争的进程。
整个独立二师都做好了全员牺牲的准备,好巧不巧,重炮连的火力让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,49军误以为他们是埋伏已久的主力,也就是101口中的“总预备队”,一下子就把49军给冲垮了。
被冲垮的49军往北逃窜,跟后头的部队撞到一块,引起连锁反应,结果第九兵团统统乱了套。
这才有了“立体滚筒式的逃跑”,甚至间接地导致了昏了头的“用明语下达命令”。
而恰恰,指挥独立二师的那尊大神就是《大决战》电影军事顾问里的一员!
……………
就在自己在家里、人文社和八一厂之间三点一线的连轴转时,杨潇和姚海军从蓉城来到了燕京。
方言请了半天的假,把他们请到什刹海的四合院里,面对着面地坐下来。
杨潇激动道:“方老师,您对《三体》的构思简直是让我们叹为观止!”
姚海军点头附和,“不过我有个疑惑,就是您之前在信里说,《三体》三部曲是为了解释费米悖论而作,虽然我在第一部里找到了一部分答案,但还是没有找到您所说的‘黑暗森林法则’。”
方言笑了笑,《三体》前世连载于06年,不管是杂志销量,还是单行本的销量都不高。
要不然,影视版权也不至于仅仅以十万块就被拿走。
《三体》真正火爆起来,得益于第二部、第三部,也得益于荣获星云奖、雨果奖带来的名气,再加上互联网的传播,让《三体》系列成为华夏科幻第一部成功破圈且得到广泛读者的文学作品。
“第一部没有的话,难不成方老师是把‘黑暗森林法则’放在了后面的两部吗?”